

臺南節能降耗不“太難”
本報訊天然氣開發公司堅持精打細算過緊日子,創建節約型企業的理念,大膽**思維,依靠科技優化簡化工藝,充分利用高原光照充足的優勢,今年在澀北臺南26億立方米產能建設中,開了場站照明不用電、無電照常生產的先河,節約建設資金近千萬元,長遠經濟效益更為可觀。
臺南是澀北氣田的重要組成部分,這個公司在今年26億立方米產能建設中,進一步吸取澀北二號無人值守氣田及去年臺南10億方產能建設的成功經驗,以經濟效益為中心,從氣田實際出發,讓節能降耗設備“唱主角”,讓優中選優工藝“挑大梁”,逐步淘汰不適宜氣田生產、耗能大的工藝設備,進一步簡化、優化工藝流程,節能降耗工作取得可喜成績。
臺南4座集氣站全部采用了太陽能路燈照明,這種路燈白天自動關閉充電,晚上開啟照明,104盞太陽能路燈每年可節電15.18萬kwh,節約運行費用30.36萬元;在加熱爐選型上,一改澀北一、二號氣田的做法,全部選用多井式負壓型天然氣水套加熱爐,其原理是通過煙囪抽力實現空氣與燃氣混合,進而達到燃燒、無需電源、溫度自動調節和熄火節能工藝的實現。如果出現停電現象,臺南氣田各集氣站除分離器自動排污和數據采集受影響外,負壓加熱爐能保證天然氣氣井可以加熱至預定溫度,從而繼續正常生產,將氣田生產受制于電力影響降至一定程度,39臺負壓加熱爐每年可節約用電24.57萬kwh,可節約運行費用49.14萬元,并減少112.6噸柴油的拉運。
該公司還根據同層系地層壓力一樣的特性,選擇地理位置臨近的采氣井進行串接進站,在保證單井產量的同時,減少集氣站內工藝設備、簡化了流程,采用串接工藝進站后,氣田設計38口串接井直接減少集氣站內10臺加熱爐、266臺(套)閥門、228臺(套)配套檢測儀表的采購和安裝,減少加熱爐區近2000米管網的敷設,僅物資采購費用一項就節約建設投資300多萬元;根據不同層系天然氣氣井壓力不一致、產量不一致的特性優選采氣管線管徑,節約鋼材達243.36噸,節約建設投資220多萬元;根據現場實際生產情況,集氣站自動倒井每天只進行一次,且可由巡檢人員完成,全部采用電動閥門存在資源浪費的情況,今年閥組單井計量倒井閥由電動改為手動,減少120臺(套)電動裝置的采購和安裝,減少4140米動力電纜和4140米儀表電纜的采購和敷設,減少240個防爆撓性連接管采購和安裝,優化減少了1000個軟硬件控制點,節約建設投資330多萬元;進一步將加熱爐內的數據溫度、液位、火焰狀態整合到原有的自動控制系統內,節約了加熱爐控制柜3臺,節約投資27萬元;通過實施采氣管線保溫工藝,使今年新建加熱爐的加熱氣量比往年增加1倍的情況下而加熱爐功率未增大,相當于節約了一臺加熱爐,有效降低了建設投資和運行費用。
此外,通過對采氣管線實施保溫,還進一步增大了采氣管線的采氣半徑,減少了天然氣自井口至集氣站的熱損耗,有效避免了天然氣生產過程中在采氣管線內水合物的形成,提高了天然氣開發效益;通過采用成熟地面防砂工藝技術,提高了整個生產系統的**運行系數。